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成人免费一级纶理片-成人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黄色免费三级-黄色免费网站在线

首頁 / 企業社會責任 / 最新動態 / 南方周末:走不完的支教十年路 說不完的支教十年事

最新動態

南方周末:走不完的支教十年路 說不完的支教十年事

南方周末:走不完的支教十年路 說不完的支教十年事

時間:2017-07-19文章來源:孫茜茜【字體:       

孩子學會了道歉

2016年12月3日,廣東實驗中學芳村校區迎來了一批特別的朋友——35名平安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他們在中國平安舉辦的2016年支教行動“圓夢冬訓營”結訓儀式上展開了一場“希望”與“夢想”之間的較量。恒大球星郜林、于漢超分別擔任“希望隊”和“夢想隊”的教練。
 
出現在結訓儀式上的,還有來自全國114所平安希望小學的老師們、西安體育學院體育專業的支教大學生及其他志愿者們,此前一周,他們到達廣州,進行為期5天的封閉式足球訓練。其中,西安體育學院的12名大學生志愿者已經與這些孩子們一起度過了兩個月的足球支教時光。
 
12所希望小學的孩子在進行友誼賽。

兩個月前,王毅來到陜西省志丹縣雙河鄉平安希望小學,開始他的足球支教志愿者生活。王毅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志愿者,因為相較于其他被派往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們,他被分配到了家鄉附近的小學。

除了每天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的“陽光運動一小時”足球活動外,王毅還負責每天早上六點半開始的足球早訓。當孩子們都離開學校之后,校園里就只剩他一人。他和孩子們在一起有多快樂,一個人時內心的失落感就會有多強烈。他面臨著其他志愿者們共同存在的問題——孤單。

幸好,王毅找到了排遣孤單的辦法——去山上跑步,用腳步去丈量陜北無名的綿延大山。

幸好,孩子們也懂得感恩,在校時,跟他分享雞蛋和牛奶,溫暖著他的內心。

而在王毅的教導下,孩子們不但愛上了體育,足球水平得到了提高,行為舉止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們不再說臟話了,更有紀律性了,變得懂禮貌了。有次訓練,有個孩子不小心撞了別人之后,主動走過去道歉??吹搅诉@一幕,王毅覺得很欣慰,他覺得自己不僅教授了足球技藝,還傳授了體育精神。

廣州結訓儀式上,王毅帶著三名“弟子”出現在球場上,場下虎頭虎腦的孩子到了場上則是生龍活虎的小球員,王毅看著比賽,又一次露出欣慰的笑容。

王毅只是平安支教4800多名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員。從2007年開始,平安啟動了支教行動。如今,平安支教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來,平安累計招募了近5000名志愿者參與到支教中來,志愿服務時間超過22萬小時,累計受助學生達10萬人。

從援建學校到特色支教硬件、軟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生活在陜北黃土高原上的孩子們,似乎一直都在牽動著平安人的心。

“我們走在鄉村的小路上,一眼望去,遼闊的黃土地上寸草不生,偶爾能見到山坡上一兩棵小樹,孤零零地生長著,腳下是厚厚的松軟的浮土,一腳踩下去,塵土飛揚,一行的四五人都置身在滾滾的浮塵中,前后望去,人影模糊,同事們戲稱:‘我們踩著多好的黃面粉??!’而我卻直嘀咕:‘這樣的土地能長出什么樣的莊稼?’”

這是19年前,平安支教行動十年來的親歷者彭洋在跟隨“平安希望小學考察義診團”去陜北考察時記錄下的文字。

彭洋在陜北梁村鄉高莊村平安希望小學發現了“喜娃”。喜娃姓劉,13歲,當時正在希望小學讀五年級。父親在她六歲時因病去世,母親在父親走后第二年也改嫁到他鄉。民政局每月發24元供姐妹倆生活,每年供給幾袋面粉和小米,15歲的姐姐是一家之主,姐妹倆相依為命。

那次考察之后,“喜娃基金”成立了,喜娃的學業獲得了平安的資助。

喜娃考上大學了,但彭洋卻沒有停止對喜娃的關心。十多年的感情維系,讓喜娃成了彭洋心中的牽掛,就像一個遠方的親戚,沒有天天在一起,但是切切實實存在于彭洋的生活圈中。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至今讓彭洋記憶猶新。高考那年,喜娃問彭洋:“我能叫你媽媽嗎?”從此,喜娃以“彭媽媽”來稱呼彭洋。

如今,小時候那個靦腆內向的“喜娃”已經是陜北延安一家眼鏡店的老板,十分努力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意,這讓“彭媽媽”覺得很放心。

喜娃還會經常抽時間下鄉,去給梁村鄉希望小學——那所曾經培養了她的小學的孩子們上課,有時還會給孩子們做視力測試和保健。“我一定會去幫助像我小時候一樣的孩子”,喜娃是這樣說的。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對中國平安來說,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在成立之初,平安就一直關注著貧困地區失學兒童引發的社會問題。

早在1993年,現在的平安人壽董事長兼CEO丁當和其他幾位同事到安徽貧困地區考察,之后寫下了近六千字的考察紀實,名為《尋找中國的希望》,當考察組一行走入壽縣大順鄉老咀頭村時,丁當仿佛覺得走進了一個原始村落:

我想我可能一生也忘不了那種強烈的感覺;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原始村落……走出老咀頭村,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心頭只是反復回響著一個悲嗆的聲音:這是為什么?這是為什么?

回到深圳后,丁當便開始呼吁:救救孩子!救救中國!他希望平安人的愛心能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多年后,他們長大成人,能改變他們的村莊他們的家鄉以及他們自己的命運!

1994年,平安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學——安徽六安順河平安希望小學順利落成并剪彩開學。

2007年,平安開始啟動支教行動。內容包括校長培訓、特色支教志愿服務等公益行動,幫助鄉村學校提高師資水平,彌合城鄉之間巨大的教育差距。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也一直非常關注教育、重視平安的支教行動。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馬明哲要求各公司密切關注當地員工、客戶和希望小學的情況,并第一時間與希望小學的校長聯系。當時,由于通訊系統遭嚴重破壞,公司長達三十多個小時無法聯系上學校老師,馬明哲十分心焦,他囑咐四川的平安機構一定要想辦法和學校取得聯系。

當最后綿陽支公司的平安員工冒著生命危險趕赴北川,帶來600余師生全體平安的消息后,馬明哲高興地回復:“實在是太好了!”

災后,中國平安不僅捐贈3000萬元用于重災區汶川縣、北川縣所有小學的重建及修繕工作,還發布了平安希望小學的建筑標準,突出加強抗震和消防設計。馬明哲曾說,“北川平安希望小學的奇跡讓我們倍感欣慰。但新的學校建設是百年大計,應該高標準,嚴要求。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之外,進一步強化各地平安小學的建設質量意識,確保學生就學環境的安全,是平安應盡的責任。”

2009年,正值汶川地震一周年,馬明哲親自帶隊參加了北川震區里平安希望小學的支教行動,勉勵孩子們要始終有夢,始終懷抱激情去面對各種挫折與磨練。平安還在此次支教行動啟動時宣布出資1000萬元,成立中國平安希望獎學金,用于支持所有有勇氣、肯努力去圓夢、追求成功的同學們。
 
從2007年開始,平安人擎起“支教”的大旗。

感恩、眾籌、互聯網+

在剛剛過去的冬訓營期間,中國平安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組織了一場小小的感恩活動。趁著廣州的冬夜尚暖,來自平安希望小學的35名小學生們在廣東青年職業學院的足球場上,上了一節特別的課。足球訓練完畢后,組織者讓他們排隊站齊,向他們講授為期5天的足球訓練來之不易,有很多人在為他們服務、工作著,要對這些工作人員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隨后讓他們向所有的志愿者老師們說一聲謝謝,鞠一個躬,再去食堂向所有的廚房師傅說一聲謝謝,同樣鞠一個躬。

平安支教試圖通過一個個小的舉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的內心。
 

隨著2015“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平安在2015年的支教行動中積極利用互聯網創新公益的形式,首次突破線下支教的單一模式,開展起線下和線上雙線并行的支教行動。

首先,他們在網上召集志愿者。此外,還舉辦了“知識眾籌”、“夢想置換”等網絡支教活動。

“知識眾籌”是收集孩子們的問題,眾籌網友的力量來作解答。“夢想置換”則是由支教的志愿者們教授孩子們戶外采摘、手工勞作、素質技能等課程,引導孩子們制作手工品,然后上傳至夢想置換平臺,讓孩子們用自己親手創作的作品與網友交換,讓捐贈的“施”變成平等的“換”。

對平安支教出現的這些新現象,平安集團品牌總監盛瑞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平安支教將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和全面升級,創新更多的支教方式,比如線上遠程支教。未來,中國平安將持續聚焦于教育公益,打造全面的校長培訓計劃、全新的希望獎學金計劃、更扎實的鄉村教師心理培訓,并將網絡電教室和圖書角擴展到更多鄉村學校。此外,平安支教行動也將號召平安150萬的代理人及員工、客戶、在校大學生、企業白領、網絡大V等一同參與進來,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2016年,平安借助新《慈善法》頒布的契機,成立了專注于教育領域的慈善信托計劃,首期1000萬資金完全從平安內部募集,可永久存續,這是我國首支永續型集合慈善信托。該信托計劃由平安信托進行管理,希望通過金融的杠桿手段,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慈善公益事業,構建一個有長久生命力的公益模式。

陜西平安人壽的陳毅明負責平安支教已經兩年了,他以支教負責人和志愿者的雙重身份參與了支教。兩年來,他認識了大量的志愿者,其中有一個女孩留給他深刻的印象。女孩曾是某個支教活動的受益者,在志愿者的啟發下,她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氣和夢想。在得知平安支教行動之后,便毫不猶豫地參加進來,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反哺大山里的孩子,并且以此表達對幫助過她的志愿者的感謝。陳毅明動情地說,這真是一個美好的輪回,這也是平安支教生生不息的推動力。是的,像喜娃這樣的志愿者會越來越多,不負平安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