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歸國博士,金融投資專家,小學體育老師……9月6日,一群充滿理想和干勁的年輕人,帶著他們開拓農村孩子視野的夢想,率先和其他15位志愿者分別走進浙江省龍泉市龍南鄉平安希望小學, 寧夏涇源縣大灣鄉平安希望小學和安徽省六安市順河平安希望小學,三所學校同時拉開了2008“新農村 新希望”平安希望小學支教行動的序幕。在接下來的的兩個月時間里,“接力式”的鄉村支教行動將在包括陜西,廣東,浙江,河北,寧夏,貴州,內蒙古,云南,廣西,甘肅,河南,安徽等地的12所平安希望小學陸續展開。
2007年,中國平安攜手南方周末報社,積極響應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青基會”)的號召,創建“新農村 新希望”的理念,將志愿服務融入提升鄉村教育模式,首次發起“新農村 新希望”平安希望小學支教行動。來自全國的120名社會志愿者分別奔赴安徽、甘肅、貴州、山西四地的平安希望小學開展支教活動,從校舍環境、師資幫扶,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參與鄉村教育建設。為改善偏遠地區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推動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2008年,“新農村 新希望”平安希望小學支教行動引起了社會更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繼續傳遞改善鄉村教育的“接力棒”。為此,中國平安加大投入,將支教活動范圍由原來的4所學校拓展為12所,為更多志愿者和鄉村小學搭起了輸送知識的橋梁。據了解,2008年度支教行動開始招募以來,全國近千社會愛心人士通過網絡和媒體等渠道遞上了報名表。
“一名出色的志愿者將會對孩子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通過言傳身教幫助鄉村的孩子們喚起學習的動力和對生活的追求,從而樹立并努力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同時為希望小學的孩子們教授心理輔導、互聯網知識、科普知識、英語、音樂等對鄉村孩子來說頗為新鮮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也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價值理想,并實踐了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平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青基會的全力指導下,2008年支教活動將在指定的12所平安希望小學持續開展社會工作實務方法培訓,培訓集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參與式教育和因材施教方法。南方周末報社負責人也表示,將盡到傳媒的責任,與中國平安一起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努力使將社會道義上升為社會責任,并不斷進行形式和內涵上的創新與拓展。
據了解,本次支教行動主要采取接力方式進行,每期組織5-6名志愿者進駐學校10天時間,涉及志愿者課堂授課,青少年問題心理輔導,學生自救知識訓練和團隊建設,電腦、上網知識培訓,課外活動,家訪及師資力量培訓等課程。9月份,從全國的報名者中挑選出來的60名第一批支教志愿者將奔赴陜西,廣東,浙江,河北,寧夏,貴州,內蒙古,云南,廣西,甘肅,河南,安徽12地的平安希望小學展開支教行動。9月到11月期間,連續兩個月,還將會有數百名志愿者拿到支教接力棒,繼續教學活動。
了解更多詳情,請登陸“平安與希望同行”官網:http://www.pingan.com/xiwang查詢。
相關鏈接:作為中國優秀企業公民的代表,中國平安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狀況的改善。從2007年開始,平安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用于希望公益事業的提升,除了每年下撥百萬元的專項維護費用,幫助學校校舍修繕,課桌椅更新修理,學校體育設施完善,改善各地希望小學的辦學條件,還針對長期奮斗在貧困教育地區的優秀老師還設立了“中國平安希望小學百名優秀教師獎勵計劃”,給予他們物質上、精神上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