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深入學習貫徹“國十條”
建設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保險集團
《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在保險業界引起熱烈反響。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明哲日前表示:《意見》的出臺,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險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中國平安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設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保險集團。
“《意見》是中國保險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對于今后一個時期的保險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馬明哲表示,《意見》規劃了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保險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行業共同的行動綱領。這份重要文件的出臺充分表明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有了顯著提升。
馬明哲說:“透過這些政策,我們深切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險業發展的信心和期望,作為民族金融業的一份子,我們深感振奮。從事保險事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舞臺廣闊,前途無量。我們惟有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對行業、對社會、對國家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地工作,拿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才能對得起各位領導和行業同仁為《意見》出臺所作的辛勤努力,才能夠不斷鞏固和提升行業地位,才有條件在未來進一步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馬明哲表示,中國平安將堅決貫徹落實《意見》的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設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保險集團。
作為國務院批準的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將在綜合金融試點建設方面繼續勇立潮頭,敢做先鋒。馬明哲指出,中國平安已經建立了“集團控股、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整體上市”的組織架構,以保險為主體、涵蓋全面金融領域的業務體系,建立了國際化的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經營管理團隊,與國際先進企業看齊的經營管理體系,以及雄厚的資本實力,在體制和機制、經營管理平臺、專業人才隊伍、資本實力等各個方面均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中國平安將不斷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發揮經營管理平臺、專業人才隊伍、資本實力等各方面的優勢,積極穩妥地開展金融綜合經營試點工作,為整個行業積累經驗。
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金融企業,這些年來不斷優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與集團組織架構,初步建立了科學、規范、高效的決策機制,初步建立了集團和各子公司之間協調、高效、可控的管理機制,完善了公司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和嚴格的防火墻制度,建立了符合國際水準的信息披露制度與機制,整體治理逐漸在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馬明哲表示,中國平安將深入落實《意見》相關思路,進一步對自身的公司治理進行全面的檢視、梳理和進一步的優化、完善,使中國平安的公司治理達到國際最佳典范的水平。
“國十條”特別重視保險資金的運用,馬明哲認為,這確實非常英明。他指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對于改善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提升市場競爭力非常關鍵。保險公司的經營靠兩個“引擎”,一是產品,二是投資,其中投資是根本。產品設計能有多大空間、是否能夠吸引客戶,歸根結底還是看投資渠道和投資回報。在當前各個金融領域相互滲透、相互競爭的背景下,拓寬投資渠道、提升投資回報對于保險業的意義尤其重大,十分迫切。特別是投資渠道的拓寬和海外投資的突破,對于規避經濟周期風險、保障保險公司穩健經營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他表示,中國平安將充分利用各項有利的政策條件,不斷提升保險資金運用水平,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資產管理平臺。目前,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公司正在加緊籌備之中,該公司將完全按照國際一流資產管理公司的模式運作,全部引進國際一流投資人才,除了受托投資中國平安的保險資金以外,還將積極拓展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力爭將其打造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最具優秀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使資產管理業務成為集團保險業務以外的另一個業務支柱。
根據《意見》相關精神,中國平安同時將加大保險主業的發展力度,積極探索保險專業化經營;堅定不移地走“教育興司”發展道路,不斷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創新中求發展、求突破,繼續在體制、管理、產品、渠道、服務等方面不斷創新,力爭走出一條適應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道路。
《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是于2006年5月3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的。因涉及指導保險業發展的十項主要內容,被業內稱為“國十條”。